• 中文
    • English
  • 注册
  • 文化 文化 关注:12 内容:8

    《少有人走的路》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49
    站长

    书名:

    《少有人走的路》

    作者:

    美国作家:Scott Peck

    分类:

    心理学

    字数:

    20万字

    方式:

    纸质书

    读书日期:

    开始日期:2018/2/4

    结束日期:2018/3/24

    读书总结:

    这本书整体讲了什么?

     如何让人的心智变的成熟,以及如何帮助他人

    这本书在细部讲了什么?

    第一部分讲了《自律》: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,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。所谓自律,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,解决问题。自律有四个原则:推迟满足感、承担责任、忠于事实、保持平衡。

    推迟满足感: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,先苦后甜,遇到问题首先去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,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享受更大的快乐

    承担责任: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,并勇敢的解决。如果责任感出现问题,会出现两种症状: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,神经官能症是为自己强加责任,而人格失调症是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。简单说就是神经官能症认为错在自己,而人格失调症认为错在他人。当我们推卸责任的时候,一瞬间的感觉是痛快的,但是心智却无法成熟,因为我们一直在逃避问题,而不是去解决问题。

    忠于事实:简单说忠于事实就是实事求是,我们要学会不断的修改自己的人生地图,如果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妨,与现实世界脱节,就会产生“移情”的症状,所谓移情就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的那些感知世界、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、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。有时候我们不愿意修改自己的人生地图,是因为们害怕面对事实,不断的欺骗自己,逃避现实。再者,想要忠于事实,我们就需要一辈子保持诚实,我们必须不断的反省,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够准确的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。

    保持平衡:保持平衡,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,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,放弃那些不适合当前情景和不利于我们发展的约束机制。

    第二部分讲了《爱》,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解释了爱的定义以及爱的感觉和行动,爱,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,而不断扩展自我界限,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。

   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,没有读懂。

    这本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?

    我们应不断的完善自我,不断的变得心智成熟,爱别人的同时,爱自己,人生绝对没有完全的享受和行乐,我们至死都不能放弃成长的脚步!

    评价该书

    书中的很多观念颠覆了自己的认知,但是只粗读了一遍,明显没有消化好,有时间一定要再读一遍。总体来说,还不错!M.斯科特.派克博士作为一个心理学家,能在当时的年代写出教育意义如此深刻的一本书,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
    封面

    《少有人走的路》

    49
    站长
   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?如何才能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?简单地说,所谓自律,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,解决问题。自律有四个原则:推迟满足感、承担责任忠于事实、保持平衡。这些原则并不复杂,实践这些原则,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,你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。对于那些时刻都想着逃避痛苦的人,这些原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,他们也绝不会从中受益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推迟满足感,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,先苦后甜,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:首先,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;然后,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。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,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,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,实则是在逃避自由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希尔德·布鲁茨博士在她的《心理学研究》前言部分解释了一般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:“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:感觉自己不能够“应付’或者改变现状,因此产生恐惧、无助感和自我怀疑。”大多数患者力不从心的根源,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,不去为自己的问题、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。他们感到乏力,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。如果得到治疗,他们就会知道,作为成年人,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。接受这一事实,就会变成自由的人;无法接受这种事实,就会永远觉得自已是个牺牲品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,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,但容 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决策者。最好的决策者,愿意承 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,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。一个人是 否杰出和伟大,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,而杰出和伟大本身,则 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冒昧的给所有的爱的种类,下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是:爱,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,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,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想爱不等于去爱,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。真正的爱是行动,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。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,就等于从未爱过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坠人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,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。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,坠入情网却无须努力。 当最初的激情褪去时,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,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灭,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。 只有真正的爱,才能让自我界限得到扩展,让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,而且不再恢复原状,这是坠入情风无法实现的结果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对爱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误解,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。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这类问题。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感情失意而极度沮丧的患者身上,他们无法忍受孤独,甚至产生轻生之念,常以自杀相威胁。他们]痛苦地说:“我不想再活下去了!我没有了丈夫(妻子、男朋友、女朋友),活着还有什么乐趣?我是多么爱 他(她)啊!”我不得不告诉他们:“你描述的不是爱,而是一种过分的依赖感。确切地说,是一种寄生的心理。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,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,而对方是寄主。你们的关系和感情并不是自由的,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。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。真正相爱的人,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,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。”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人们常常把过分依赖错当成“爱”,而忽视了心智的成熟和心灵的进化。现在,让我们进一步来区分爱与依赖的本质,以便明确一个事实:不是所有的“精神贯注”都是爱,那些与心智成熟无关,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“精神贯注”,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。
    回复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