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中文
    • English
  • 注册
  • 文学 文学 关注:12 内容:13

    《明朝那些事儿五》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49
    站长

    书名:

    《明朝那些事儿:第五部:帝国飘摇》

    作者:

    中国作家:当年明月

    分类:

    中国历史

    字数:

    35.8万字

    方式:

    听书、电子书

    读书日期:

    开始日期:2018/09/08

    结束日期:2018/10/17

    读书总结:

    这本书整体讲了什么?

    本书从严嵩倒台,徐阶上位讲起,讲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抗倭援朝的故事。

    这本书在细部讲了什么?

    第一章 致命的正义

    严世藩入狱,严嵩倒台,看似徐阶已经成功了,其实不然。由于严党的势力太过庞大且严嵩服侍皇帝多年,在鄢懋卿的安排下,严世藩竟安然出狱,回到老家。之后的严世藩更加狂妄,竟然在老家修起了豪宅,已经当了汉奸的罗龙文也加入了严世藩的队伍中,这给了徐阶指他们于死地的机会。之后徐阶联合林润等人,弹劾严党,故意激怒嘉靖皇帝;最终严世藩被杀,严嵩被赶回老家沦为乞丐,在荒野中悲惨死去。

    第二章 奇怪的人

    徐阶已经掌握大权,并逐渐上升到了可以左右皇帝决策的地步。之后徐阶恢复了言官的权利,一时间群臣纷纷上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。

    在这些人当中,一个叫海瑞的大臣被誉为明代第一奇人,又誉为明代第一清官。他给自己买好了一个棺材后便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书痛骂皇帝,结果可想而知,嘉靖皇帝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愤怒。

    第三章 天下的对弈

    一切如海瑞所料,皇帝暴怒,但最终在徐阶等人的帮助下,海瑞只被关入大牢,此事便告一段落。之后的徐阶提拔了高拱入阁,想将其为自己所用,然而高拱却丝毫不领情,反而和徐阶的矛盾日益加深;而此时的张居正终于要上场了!张居正从小就是个天才,爷爷的死使他知道了权利的重要性,赴京赶考后考入便被选为庶吉士,成为了徐阶的学生,然而当时的徐阶并没有公开和严嵩作对,张居正误以为徐阶软弱,回到了家中。

    第四章 成熟

    回到家的张居正四处游历,所见所闻使他再次确立了自己的志向——以天下为已任。

    之后张居正回到北京,此时的徐阶和严嵩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斗,但徐阶为了保护张居正一直不让他卷入这场争斗。

    之后高拱被人弹劾,高拱却误以为这是徐阶指示,他和徐阶的矛盾再一次加深。不久后,嘉靖驾崩。徐阶让张居正写了遗诏布告天下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是这个时代的人物,他年轻时多次乡试不中,后决定潜心学习医学。费尽心血花了整整二十六年的时间终成著作:《本草纲目》

    第五章 最终的乱战

    公元1566 年,朱载垕继位,他很清楚自己的本事,便把国家的交给了他信任的人打理,于是高拱、张居正都因此入阁。不久后,高拱被徐阶等人弹劾主动辞职回家,他们两个的矛盾进一步加大。解决了高拱,徐阶觉得使命终于完成,也主动提出了辞职。

    然而一年后,高拱再次回到内阁,肃清了自己的敌人后,他把目标投向了已经辞职在家的徐阶。

    第六章 高拱的成就

    徐阶本想在家安度晚年,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仗着老爹曾经的权势,大肆敛财,之后被高拱借海瑞之手废掉了徐阶,徐阶只能连夜逃亡外地。高拱终于收拾掉了自己所有的敌人,便开始了改革,也就是著名的“隆庆新政。三年里,他治黄河,平两广叛乱,开放边境市场,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明蒙战争。

    第七章 死斗

    虽然高拱立下了不少功勋,但他也赶走了不少同僚,张居正意识到,如果自己坐以待毙,迟早也会被高拱给赶走。不久后,张居正便联合了冯保准备赶走高拱,朱载垕却突然驾崩了,年金十岁的朱翊钧即位。

    第八章 阴谋

    朱翊钧登基后不久,张居正和冯保便动手了,两人联合将高拱赶回了老家。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大权在握,便开始了改革,推出了一条鞭法和考成法,在张居正的带领下,明朝再次焕发了生机。

    第九章 张居正的缺陷

    张居正虽然做了很多好事,但也是个有仇必报的人,往往置对手于死地而后生。万历元年他准备杀害高拱被杨博阻止;不久后又干掉了邵大侠,之后废刘台,关书院,且私生活非常的奢侈。

    第十章 敌人

    万历五年,张居正父亲去世,本应回家守孝的他因为各种原因留在了原位,与他有仇的大臣们便借此机会弹劾张居正,最后万历皇帝出面才摆平了此事。

    第十一章 千古,唯此一人

    起初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,但是随着万历皇帝不断的长大,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被张居正限制,逐渐对他产生厌恶之情。万历十年(1582)六月二十日,张居正鞠躬尽瘁,去世了。不久后,之前对他有仇的大臣们再次弹劾,张居正惨被抄家,长子自尽,次子充军,全家十几个人被饿死。世间已无张居正。

    第十二章 谜团

    张居正死后,万历皇帝还算勤恳,努力治理国家。到了万里十五年,发生了三件大事:戚继光去世,海瑞去世,万历皇帝性情大变,永不上朝。

    看似平静的明朝,危险却在慢慢降临。五年后,日本的丰臣秀吉集结了国内最精锐的十五万部队,攻打朝鲜,仅两月,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,而丰臣秀吉的下一步计划,就是进攻明朝!

    第十三章 野心的开始

    丰臣秀吉本是一个农民,参军后他依靠自己独特的军事天赋,统一了当时的日本,内心也逐渐变的日渐膨胀,逐渐有了征服朝鲜,中国,印度及东南亚的妄想。万历二十年,他集结了十五万人,分九军,倾国而出。而朝鲜因为守将无能,士兵毫无战力等原因仅在两个月内就被打的溃不成军。在这群无能的将领中,有一个叫李舜臣的人却是例外,他独自发明了龟船,大败日军多次。

    第十四章 明朝的愤怒

    在各位大臣都主张不救援朝鲜的情况下,万历却做出了出兵的命令。万历二十年(1592)七月,由祖承训统领三千明朝军队,而日军的兵力是十五万,不久后祖承训三千人便几乎被全灭。

    万历得到这个消息后,知道正式开战的日子到了,然而兵部侍郎宋应昌却坚持要等两个月,因为他要等一人:李如松。

    李如松是名将世家,曾平定宁夏叛乱,且手下有着一支非常精锐的部队:辽东铁骑。

    在这两个月里,为了暂时拖住倭寇,明朝派沈惟敬假意和倭寇谈判讲和,日本也假意同意了。

    第十五章 兵不厌诈

    万历二十年(1592)十二月二十六日,李如松率领四万大军,跨过鸭绿江,到达朝鲜。平壤日本守军将领小西行长主动派来使者找明朝请赏,却被李如松的部下李宁却将使者误杀,知道这一消息的小西行长却认为这其中肯定有矛盾,又派来一队使者前来请赏。迷惑了日军,李如松开始为攻城做各种准备,正月初七夜里,李如松下达了极其精细和完美的作战计划,平壤血战即将开始。

    第十六章 平壤,血战

    正月初八,李如松带领大军发起了总攻,双方主力军在西城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,战斗极其惨烈。西城和其他城门将日军注意力吸引后,李如松派出精锐部队,攻打防守最薄弱的南城,不久后,平壤南城告破,七星门也被炸开,城内的日军占领高地却被李如松防火烧死,平壤终于被收复了。

    第十七章 不世出之名将

    小西行长被击溃之后,各地日军纷纷逃跑,日军的主力部队五万人也集结到了王京。在这期间,李如松却在一个意外中身陷日军埋伏,在部下的拼死突围中得以逃出,史称碧蹄馆之战。

    不久后,李如松烧了日军的粮仓,日军主力部队只好撤离了王京,王京收复。至此,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,日军惨败而归。

    日军败退后再一次和明朝开始了谈判。谈判中,作为败将的丰臣秀吉却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停战条件,但是明朝使者沈惟敬全部同意了。等沈惟敬回国后,却又将自己擅自同意了日军所有条件这件事隐瞒了起来,暂时的和平到来了。

    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,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,年五十。

    第十八章 二次摊牌

    不仅沈惟敬忽悠了万历皇帝,日本使者小西飞来到中国后,也擅自同意了中国提出的停战条件。就这样丰臣秀吉以为万历皇帝答应了自己的所有条件,而万历又以为丰臣秀吉答应了自己的所有条件,两个国家的老大都被自己国家的使者蒙在了鼓里。

    不久后,此事暴露,万历皇帝暴怒,杀掉了沈惟敬,丰臣秀吉也暴怒。万历二十四年(1596)九月,丰臣秀吉集结了十二万人的部队。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。

    万历二十五年(1597)七月二十五日,全面进攻开始。 日军派出六万余人攻打南原和全州,而南原守军杨元只有三千人,杨元拼死抵抗,最终只带领十余人突围成功,最终却因战败被斩首。

    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被元均整下台,而不久后朝鲜水军就被日军全灭。日军开始水陆并进,向王京进发,麻贵在途中设伏,仅用两千明军,大败日军。不久后,明朝集结了五万人的部队,在麻贵的带领下攻打蔚山,但却因为地形,天气等原因失败,只得撤退,撤退时,杨镐带头逃跑,导致明军大败,伤亡惨重,余部退回庆州。双方进入相持阶段,但日军因为国力空虚,兵力逐渐回国而减少,而明军的兵力却在逐渐增多。

    不久后,丰臣秀吉病死于日本,明军知道了这一消息却以为是谣言,而日本方面便下了指定日期撤退,在这之前,要誓死抵抗的命令。最后一战到了。

    第十九章 胜算

    明军的刘綎以及董一元和李宁分别对战日军的小西行长岛津义弘,均受到阻碍,日军和明军再次进入相持阶段,但陈璘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。来到朝鲜后,陈璘安顿好了邓子龙,拉拢了李舜臣,开始在海上和日军作战。日军撤退的日期终于到来,明军故意放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逃走,之后开始对小西行长发动总攻,岛津义弘得知消息后,连忙来救小西行长,而等待他的是早已经埋伏好的邓子龙、李舜臣和陈璘

    第二十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

    双方在露梁海展开大战,经过惨烈的战斗,邓子龙、李舜臣战死,而日军也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,在明朝联军的全力猛攻下,战斗变成了屠杀,日方四百余艘战舰被击沉,一万余人阵亡,日军惨败。至此,历时七年的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。

    封面

    《明朝那些事儿五》

    49
    站长
    在这场暗战中,严世蕃输了,却输得并不冤枉,因为他输给了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,而真正可悲的人,是嘉靖。
    这位天资聪慧、刚愎自用的皇帝,终于为他的自以为是付出了代价。一生都致力于耍心计、控制人心的他,最终却沦为了两个大臣的斗争工具,他的脾气和个性被两位大臣信手拈来,想用就用,想耍就耍。
    就这样,木偶的操控者最终变成了木偶,也算是报应吧。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    在这一天,一位在京城就读的太学生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之中,占据了最佳的观刑地点,他的手中还高举着一块布帛,上面只有七个醒目的大字——锦衣卫经历沈鍊。
    在亲眼目睹严世蕃的头颅被砍下之后,他痛哭失声,对天大呼:
    “沈公,你终于可以瞑目了!”
    言罢,他一路号哭而去。十几年前,当沈鍊因为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时,曾不计报酬,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,直到他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,而这个人,正是当年那些穷苦孩子中的一员。
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,也是无法对抗社会规律的,它就如同弹簧一般,受到的压力越大,反弹的力度就越大。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此文名《治安疏》,又称直言天下第一事疏,当然,也有个别缺心眼的人称其为天下第一骂书。
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

    因为无欲,所以刚强。
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在这个世界上,有正直的人,自然就有欣赏正直的人,朱衡就是一个,别人厌恶海瑞,他却赞赏有加,所以之前他力排众议,向上级推荐了海瑞,破格提拔了他。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在明清乃至民国的官场中,经常会用籍贯来代称某人,比如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(河南项城),黎元洪被称为黎黄陂(湖北黄陂)。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在明代,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,多大的官系多高级的裤腰带,那也是有规定的,乱系是要杀头的。而像顾璘这样的高级官员,系一条犀带招摇过市已经算很牛了。

    但他认为,眼前的这个少年(张居正)可以系玉带,而玉带,只属于一品官员。


   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这里顺便说一句,有明一代,出现过许多怪字奇字,可谓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不要说新华字典、康熙字典,火星字典里都找不到,原因很简单,这些字压根就不存在。

    说到底,这还要怪朱重八,这位仁兄实在太过劳模,连子孙的名字都搞了一套规范,具体如下:自他以后,所有的儿子孙子名字中的第三个字的偏旁必须为金木水火土,依次排列,另一半是啥可以自便。

    可是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实在有限,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需要,什么“照”、“棣”、“基”之类的现成字要先保证皇帝那一家子,取重名又是个大忌讳,于是每一代各地藩王为取名字都是绞尽脑汁,抓破头皮,万般无奈之下,只好自己造字,确定偏旁后,在右边随便安个字就算凑合了。

    这是一个极为害人的规定,其中一个受害者就是我,每次看到那些鬼字就头疼,什么输入法都打不出来,只能也照样拼一个。


  • 张甲特意查了一下明朝历代皇帝,除了制定这个规则的朱元璋外,确实都是如此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祁钰 朱见深 朱佑樘 朱厚照 朱厚熜 朱载垕 朱翊钧 朱常洛 朱由校 朱由检
    拉黑 6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• 回复
    49
    站长

    而直到张居正游历各地,亲眼目睹之后,才明白了这样几个真理,比如:一个人如果没有土地,就没有收入,没有收入就没有食物,没有食物,就会开始变卖家产,从家具、房子到老婆,孩子,到了卖无可卖,就会去扒树皮,树皮扒完了,就去吃观音土,而观音土无法消化,吃到最后,人就会死,死的时候肚子会胀得很高。

    同时他还发现,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喜欢诗词书画,也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哀愁,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碗掺着沙子的米饭,对那些骨瘦如柴、眼凹深陷的饥民而言,一幅字画是王羲之的还是怀素的,一点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张字画纸够不够厚,方不方便消化。

    在看到那些倒毙在街头,无人理会也无人收拾的尸体时,他有时也会想,这些人生前是不是也有过妻子、丈夫、孩子,是不是也曾有过一个欢笑的生活,一个幸福的家。


    回复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